运营商具体举措,力求减少垃圾短信
除了对短信标注进行规范,三大运营商还分别承诺采取一系列措施,以进一步加强106短信的管理:
1. 中国移动 表示,将强化对企业资质的审核,包括验证企业的备案证明、责任人信息等,确保短信发送方具备合法资质,并能够追溯责任。同时,中国移动计划建立短信签名合规数据库,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“短信免打扰”服务,使消费者可以更灵活地管理自己的短信接收权限。
2. 中国联通 承诺,将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短信签名的登记信息与实际发送内容进行校验,确保二者一致。此外,中国联通还计划推出“先登记,后发送”的系统级鉴权管控机制,进一步加强接入企业的审核,确保每家企业提交的资质证照文件真实有效。同时,该公司还计划加强数字化运营能力,并引入AI技术,提高垃圾短信识别和拦截的精准度。
3. 中国电信 则强调,将强制要求短信发送方完成签名登记和实名信息备案,并建立短信内容动态巡查机制。一旦发现短信内容未包含退订方式,或存在违规行为,将采取“零容忍”政策,实施降速、端口关停等处罚措施,以遏制不合规短信的泛滥。
监管力度升级,确保2025年6月底前完成整改
针对三大运营商的承诺,上海市消保委也提出明确要求,希望运营商能够尽快落实相关措施,尤其是对于短信签名的实名标注,务必加快推进进度,争取在2025年6月底前,完成对所有存在歧义或难以识别来源的短信签名的规范化调整。
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和运营商管理手段的升级,106短信的混乱局面有望得到改善。然而,如何在保证消费者不被垃圾短信骚扰的同时,确保必要短信的正常投递,仍然是需要持续优化和完善的课题。未来,用户也期待运营商能进一步推出更加智能、高效的拦截方案,让106短信通道真正实现“有用信息畅通无阻,垃圾短信无处遁形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