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见面的地方,是他家附近的一家星巴克。
当我说出自己因为工作的缘故,所以基本上市面上所有类型的游戏都会或多或少有所接触的时候,卡卡显得有些兴奋,于是我们就开始聊了快两个小时的各种单机,主机游戏,从历年的IGN满分作品,到今年E3上公布的几款潜力大作,以及一些连我都了解不深的冷门小众独立游戏。
不过,在对于大众流行网游的态度上,卡卡似乎和大多数单机、主机拥趸的想法不太一样。
“玩的游戏多了,其实就越来越有一个感觉——单机、主机游戏好玩归好玩,但其实真正能让自己记一辈子的并不多,有时候回忆自己从小到大的游戏经历,发现还是以前和朋友,和宿舍同学一起玩游戏的场面最有意思……”
“比如CF?”
“当然也有CF,不过我想说的其实是,所有能够和朋友,和兄弟死党一起玩的游戏。特别小的时候,跟周围邻居家几个差不多大的孩子一起玩小霸王,玩SFC,世嘉土星,再后来开始玩PS,然后慢慢就有了网游,魔兽世界火的时候我也玩了好久,再然后就被宿舍同学拉 着一起打CF了。其实这些游戏不管哪一个,在我看来都值得玩,因为重要的是有人和你一起玩,以及和你一起玩的人。”
说到一半,他从手机里翻出了一些旧照片,都是他和他过去的队友们的合照,以及打比赛时的照片。
“想想那时候,和几个最好的哥们一起组的战队,不知天高地厚的,到处约人打网吧线下比赛,打CF百城……记得有一次跑到闵行那边一个网吧,去打他们那组织的一个比赛,结果因为堵车,来回路上就用了四个小时,人累得要死,最后的奖品也就是网吧的200块充值卡。我们人都住浦西的好吧,怎么可能跑那么远上网,所以当场就把卡送给在那边刚认识的几个人了。”
(多年前上海某网吧里进行的百城周赛)
“就算离得不远,你们本来也不在乎一般网吧比赛的奖品吧?”
“不不不,我们其实还挺在乎的,充值卡那次算是特殊情况了。”卡卡立刻表示否认,“奖品这个东西,又不在乎是不是很值钱,毕竟小比赛嘛。我们在乎的,就是赢到奖品的这个感觉,到现在我家里还放着好多那时候赢的奖品什么的,比如T恤啊,帽子啊,外设啊之类的,都锁柜子里了,没舍得用过。有时候看着这些东西吧,就能想起来以前我们这几个‘册裤兄弟’(指从小长大的朋友)一起疯的时候,毕竟现在出国的出国,去外地的去外地,再不就是上班忙,很难再凑在一起了。”
“那你现在还玩CF吗?”
“现在嘛,有一段时间没玩过了。”卡卡流露出一丝无奈,“几个兄弟现在各有各的事业,就我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也没什么追求。一个人的话,有时候觉得没意思,平时就玩玩单机,有比赛的时候看看比赛…………不过现在听说要出CFHD了,画质提升了这么多,好像其他改动也不少,我肯定会去试试的。”
聊到最后,已经知道了我比较擅长狙击的卡卡,还和我约定了等CFHD上线后,和他们组队开黑,以弥补原本五人队伍里,因为原来的主狙击手移民加拿大而留下的空缺。对他来说,不组满5人队,不太想玩竞技类游戏,这大概也是他的一个执念了。
04“一个人玩游戏并不寂寞”
和卡卡的执念相比,Gary似乎完全是另一类人。Gary是唯一和我在酒吧见面的人。
酒吧,90后,再加上他用作头像的照片里酷酷的发型与纹身,让我在见面之前一度觉得,Gary应该是那种“夜店咖”。然而我猜错了——实际上,他是那种我不主动发问或者闲聊的情况下,可以一直小口喝酒而基本不说话的人。
经过了几番推进极为不易的谈话,我开始对他的这种沉默有了更多的了解。
Gary在投行上班,家住宝山,每天往来于陆家嘴和宝山之间,只为了省一些房租。虽然不好意思打听,但我相信他的收入并不低,至于节俭,对他这样的年轻人来说,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原因,他不说,我也就不便追问。
(陆家嘴夜景,左侧的环球金融中心是CF首届冠军杯的举办地)
我唯一可以肯定的一点是,只有在聊到游戏,聊到CF的时候,他才会主动多说一些话。
“我接触CF很早,那时候才刚有生化模式。”
“那是09年了。”我稍稍回忆了下。
“差不多吧。那时候年龄还比较小,是被一个表哥带着一起玩的,后来就成了我寒暑假必玩的游戏。不过那时候玩得不好,不懂压枪,爆头率也低,玩爆破,团竞基本是被虐,就只能玩生化了。后来出了挑战,就开始玩挑战。”
(初代挑战模式中的BOSS“巨锤兽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