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游戏设计者根据人的心理特点,设立大量“成瘾点”,自控力弱、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的青少年更容易“上钩”
从1969年诞生的第一款网络游戏《太空大战》,到当前的一些热门手游《王者荣耀》《和平精英》等,网络游戏已经从电脑延伸到了手机端。
“网络游戏凭借操作简单和上手快,能够快速圈住新玩家,每个用户都能轻而易举地在游戏中与他人同台竞技。其次,网络游戏通常利用多样的环节和游戏模式设置,极大降低玩家厌倦的可能性,用户黏性高。”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、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匡文波表示,网络游戏中大量出现的奖励机制,激发了用户的热情。加上很多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交手段,更令青少年难以“放手”。
每一代青少年都会有自己的游戏,许多人也曾经历过彻夜读武侠小说、一整天看动画片与电视剧的校园时代。然而,就游戏乐趣与成瘾性而言,小说电视与网络游戏并不在同一个量级上。
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游戏设计者会根据人的心理特点,设立一个又一个激励反馈机制,诱导用户在吸引点的刺激中层层深入。类似“装备”“排位”“技能”“奖励”“活动”等设计点,让人们在游戏中不断获得满足感、成就感,从而更加“不愿意放手”。这种经过心理学设计的诱导机制带来的沉迷力量,不仅是青少年,有时连成年人也难以抗拒。
“游戏成瘾也与青春期心理发展变化有关,青春期学生叛逆心强,好奇心重,渴求自主,自控力较低,自我保护意识不足,更容易沉溺于以角色扮演的形式,体验刺激、惊险的过程,获取支配及成就感。”原北京军区总医院成瘾医学中心、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心理咨询师彭鑫表示。